股票
為什麼股市總是對商業周期反應過度?
一次又一次地表明(例如在“長期股票”中),購買股票最有利可圖的時間是當情緒低迷並且股票通常在衰退結束時很快恢復。同樣,羅伯特·席勒(Robert Schiller)在《非理性繁榮》中指出,股票的波動幅度遠大於未來股息的現值(或者,我要指出的是,未來收益)。
如果市場是相當有效的,為什麼這不會成為一個弄巧成拙的預言,最終的複蘇將在整個衰退過程中定價?鑑於商業周期是不可預測的,並且持有短期股票通常是一個壞主意,如果有人不准備在衰退發生時安然度過,為什麼還要購買股票呢?
獲得的滿足感比對失去的恐懼所帶來的情緒影響要小。許多人很難克服這種恐懼,因此當價格開始下跌時,許多投資者會賣出以盡量減少潛在損失。這會導致進一步下跌,隨著其他投資者達到他們的損失情緒門檻值,這可能導致更多拋售。
這種基於情緒的拋售使市場在短期內保持低效。如果沒有足夠多的價值投資者等待以新的折扣價買入這隻股票,它可能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被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