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公司不發行更多股票來創建企業帝國?
為什麼公司不能通過使用股票為大量收購提供資金,從而變得越來越大,成為企業龐然大物?股票就像公司可以自行鑄造的貨幣。管理層肯定會從控制一個龐大的商業帝國中獲得(就薪酬和聲望而言)。我能想到的一個原因是股權稀釋,但如果增加的股權至少獲得與原始股權相同的回報,股權稀釋不會降低現有所有者的價值。
例如,假設原始公司擁有 1 億美元的股權並賺取 1500 萬美元(即 15% 的股本回報率)。假設公司決定通過發行價值 9 億美元的股票來“稀釋”股票。股權現在是10億美元。如果公司在新的 9 億美元中獲得相同的 15% 的股本回報率,那麼公司將在 10 億美元的股本上獲得 1.5 億美元。這有幾個優點:
- 1 億美元股權的原始所有者不會看到價值損失。他們的股權被稀釋了,但價值沒有被稀釋。
- 公司利潤較大(盈利增長10倍)。
- 管理層可以獲得更大的薪水。
- 由於規模擴大和利潤增加,公司變得更有聲望。
假設所有這些優勢都是真實的,那麼管理層可以重複我上面描述的過程,將他們的公司轉變為 100 億美元、1000 億美元的公司等。但是,在實踐中,小公司似乎滿足於成為小公司,所以我認為我上面的一些推理是不正確的。我上面的論點有什麼問題?為什麼公司不發行更多股票來創建企業帝國?
有些公司通過這種方式成長,他們通過收購成長。有時它有效,有時則無效。
他們必須找到他們負擔得起的公司,並且他們相信他們可以吸收並能夠繼續產生利潤。董事會和股東必須同意這種方法,他們需要產生結果。
會出什麼問題?他們的選擇可能很糟糕,而新公司並沒有像他們認為的那樣盈利。
但真正的重磅炸彈出現在 2012 年,當時惠普在進行內部調查後,聲稱 Autonomy 炒作了賬目,並且該軟體和公司在購買時被高估了。惠普將 Autonomy 的收購減記為近 90 億美元的虧損,使惠普的股票陷入混亂。
有時兩家公司並沒有他們認為的協同作用
然而,他們的努力慘遭失敗。Snapple 之所以如此成功,是因為他們面向小型獨立商店進行行銷。該品牌無法在全國的大型雜貨店和其他零售商中擁有自己的品牌。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自己開始發布類似 Snapple 的飲料,公眾對 Snapple 飲料的新口味開始減弱。
僅僅 27 個月後,Quaker Oats 就以 3 億美元的價格出售了 Snapple(或者,對於那些算一算的人來說,該公司擁有 Snapple 的每一天都會損失 160 萬美元)。首席執行官威廉史密斯堡的名聲永遠受損,許多高管被解僱。
創建帝國的另一種方法是嘗試成為壟斷者,但這本身就有問題。政府監管機構介入。
已經嘗試過了。有時它會起作用。有時它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