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

喬爾格林布拉特的“神奇公式投資”真的打敗了市場嗎?

  • October 31, 2016

背景

Joel Greenblatt 的書《擊敗市場的小藍皮書》是基於他開發了一個神奇的公式的前提。

我非常懷疑任何聲稱他們可以擊敗市場的人,但他聲稱他的公式在歷史上已經擊敗了市場(儘管他對未來的表現不做任何保證)

據我了解,基本前提是利用市場不完善的估值,每個月買入兩三隻被低估的股票,一年後再賣出。他強調必須保持一致。

我能看到的唯一問題是如此高的營業額成本。

正如維基百科所總結的,這裡是“公式”:

公式

  • 建立最低市值(通常大於 5000 萬美元)。
  • 不包括公用事業和金融股
  • 不包括外國公司(美國存託憑證)
  • 確定公司的收益收益率= EBIT/企業價值。
  • 確定公司的資本回報率 = EBIT /(淨固定資產 + 營運資金)
  • 按最高收益收益率和最高資本回報率(按百分比排名)對高於所選市值的所有公司進行排名。
  • 投資 20-30 家排名最高的公司,在 12 個月內每月累積 2-3 個職位。
  • 每年重新平衡投資組合一次,在年限前一周賣出輸家,在年限後一周賣出贏家。
  • 繼續長期(3-5 年以上)。

這種策略真的跑贏大市嗎?

雖然這個公式在歷史上可能確實跑贏了市場,但您必須牢記一件重要的事情:一旦公式公開,市場的低效率就會消失。

這就是我的意思。從歷史上看,市場結構一直存在各種低效率。有些人能夠找到這些並從中賺錢。這些人總是傾向於寫關於他們是如何做到的書。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是很多人參與進來,現在你有很多買家追逐過去被低估的頭寸,從而提高了需求,從而提高了這些頭寸的價格。

這就是交易所間套利消失的方式。它的高頻交易是如何運作的。如果對低效率產生了足夠的需求,那麼上述低效率就會消失,或者收益變得如此之小,以至於你只能用大量資金從它身上賺錢。

請記住,正如格雷厄姆所說,股票市場沒有靈丹妙藥,因為您沒有任何其他人無法獲得的數據。

我讀過這本書,我願意相信你很有可能用這種策略擊敗市場——這是一種合理、理性和機械的投資紀律。我懷疑它被過度使用和過度使用,以至於它再也不會起作用了。

但只有堅持下去,這樣做會非常困難(行為上)。這可能就是為什麼它沒有被過度使用和過度使用的原因。這種策略使您可以在價格波動較大的公司中進行交易。

使用該策略的最佳方法是嘗試以某種方式使其自動化,並避免查看個股,我敢打賭,以消除你的行為。

該策略中可能存在一些標準普爾 500 指數基金沒有的風險因素,這些因素可以解釋一些較高的回報;例如,一籃子粗略的公司可能更容易受到經濟事件的影響。

該策略也不會每年都擊敗市場,因此可以測試您的行為。

策略往往會奏效,然後停止工作(正如書中甚至提到的那樣)。這在一定程度上與其他投資者是否湧入該策略並推高價格有關。

但是,對於給定的策略,外部事件可能恰好排列得不好。例如,在所有高股息金融股崩盤之前推出的一組關注股息收益率的“基本面指數”ETF。總體而言,投資高股息股票可能是並且曾經是一種合理的策略,但在那裡的幾年裡這並不是一個好策略。任何時候你不買整個市場,你都冒著正負偏離它的風險。

不過,這可能是一個更大的問題。我碰巧認為“跑贏大盤”是散戶的一大老套路;你真正想要的是可預測的、充足的回報,只要你的回報足夠,誰會在乎市場是否回報 20%,如果市場暴跌 40%,誰會在乎你是否以 5% 的優勢擊敗市場*。*

因此,我不太喜歡以擊敗市場為主題的投資書籍。無論是指數基金倡導者說“你不能打敗市場,所以買指數”,還是格林布拉特說“這是用這種策略打敗市場的方法”,它仍然是關於打敗市場的。對我來說,擊敗市場是無關緊要的。沒有人在退休時買過他們的食物,因為他們贏了或沒有贏過市場。

對我來說,擊敗市場是一種主動管理型共同基金的遊戲,它與指數的 R 平方相關性超過 90%;通常被稱為“指數擁抱者”,這些基金只是試圖勉強取得比市場好一點的結果,而且往往會得到一個更差的結果,總的來說是很多努力都沒有目的。只需獲得指數基金而不是這些。

如果你涉及到主動管理,我寧願看到指數與指數有很大的偏差,我希望這種偏差與風險控制有關:對沖,或在估值變得富有時撤回現金,或避開公司沒有“護城河”和安全邊際,或任何類型的風險控制,但有些東西。在這樣的基金中,你不是在試圖擊敗市場,而是在試圖增加獲得足夠回報的機會——你在優化可預測性。

我不確定魔術公式是不是最好的方法,因為它專注於擊敗市場而不是風險控制。

對不起,我的題外話了,但我希望我也能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引用自:https://money.stackexchange.com/questions/7545